海底消消辅助 99%的海洋塑料垃圾都去哪了?海底竟然有个垃圾场!

11/28 04:14:23 来源网站:seo优化-辅助卡盟平台

结果发现海底洋流可控制这些“微塑料”的流动,它们可将微塑料携带至海底峡谷,随后通过“底层水流”在海底运输,最终将这些细颗粒沉积下来从而堆积大量沉积物。研究人员将这些沉积物称之为“微塑料热点地区”。这些热点地区似乎是深海的“垃圾带”。

此外,这些深海洋流还携带着含氧水和营养物质,这意味着海底“微塑料热点地区”也可以容纳重要的生态系统,这些生态系统可以消耗或吸收这些微塑料。

每平方米190万个微塑料

原来,微塑料主要集中在海洋600至900米的深处,这个地方的洋流与海底的相互作用最大。它们要么缓慢沉降,要么被偶尔出现的浑浊洋流——强大的水下雪崩——迅速输送到海底峡谷深处。微塑料一旦进入深海,靠近海洋底部的缓慢流动的洋流会推动微塑料的流动,这些洋流可以优先将纤维和碎片集中在大量的沉积物中,进而在深海的沉积物中形成微塑料热点地区。

目前发现,几乎所有的海底样品都含有微塑料,其中大部分是纤维。这些海底微塑料主要由来自纺织品和服装的纤维组成。这些污染物在生活污水处理厂得不到有效的过滤,很容易进入河流和海洋,而浓度最高的微塑料可堆积在轮廓岩上。重要的是,鉴于海底洋流可为深海生物提供氧气和营养,同样地,这些有毒微塑料可能会进入生物多样性的热点地区,进而增加深海生物摄入的机会。

微塑料通过载有工业和生活废水的河流输送到海洋,再由强大的沉积物(浊流)带到海底峡谷,然后通过“底流”在海底运输,并沉积在泥沙中(来源:Dr Ian Kane)

此外,研究人员发现海底洋流产生的微塑料热点地带的微塑料含量也高的可怕,最多可达每平方米190万个微塑料,达到有史以来全球海底环境中报告的最高水平。

本研究的作者,国家海洋学中心的迈克·克莱尔博士说:“我们的研究表明,对海底洋流的详细研究可以帮助我们发现深海中的微塑料运输途径,从而帮助我们找到丢失的微塑料。这样一个结果强调了使用政策干预来限制未来塑料流入自然环境,并尽量减少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的必要性。”

海洋底流控制着微塑料的深海命运(来源:Science)

英国杜伦大学地球科学系的弗洛里安·波尔博士说:“很不幸,微塑料已经成为一种新型的沉积物颗粒,它与沙子、泥土和营养物质一起分布在海底。因此,我们的研究表明海底消消辅助,诸如海底洋流之类的沉积物运输过程会将塑料颗粒集中在海底的某些位置。”

背景介绍:渤海治理将为其他海域治理提供样本

机构改革后,我国新组建生态环境部,将国家海洋局的海洋环境保护等职责,整合纳入生态环境部职责中,此举也被称为我国生态环境保护打通了陆地和海洋。

近日,生态环境部发布的2019年全国生态环境质量简况显示,2019年,我国管辖海域一类水质海域面积占97.0%,同比上升0.7个百分点;劣四类水质海域面积为28340平方千米,同比减少4930平方千米。全国近岸海域水质总体稳中向好,水质级别为一般,主要污染指标为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

为了全面治理海洋生态环境,2019年,我国启动渤海攻坚战,作为我国污染防治攻坚战七大标志性重大战役之一。渤海治理,将为其他海域治理提供样本。

去年10月,生态环境部召开海洋环境专场发布会,海洋生态环境司副司长霍传林介绍,目前渤海仍然处于污染排放和环境风险的高峰期,陆源和农业面源污染物入海量较大,辽东湾、莱州湾、渤海湾等部分海湾存在一部分劣四类水体,而且水质非常容易产生波动。多个已经“消劣”的断面还可能会出现反弹。

另外,受到治理周期的影响,各地区在风险防控等方面成效不平衡,生态整治修复成效不明显,部分地区的水质改善有一定成效,但是距离目标还有较大的差距。

下一步,生态环境部将总结渤海入海排污口排查整治的工作经验,建立入海排污口排查、监测、溯源、整治的工作体系,出台监管办法,明确备案程序,建立长效监管机制,实现对入海排污口全过程、规范化、精细化的动态管理。开展“十四五”全国海洋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编制工作,为新时期海洋生态环境保护进行顶层设计和系统谋划。

    暂无相关资讯
海底消消辅助 99%的海洋塑料垃圾都去哪了?海底竟然有个垃圾场!